美棉——作為全球第一大棉花出口品種,“舉手頓足”間影響著全球的用棉格局,而其在中國棉花市場的份額卻呈現明顯的萎縮之勢。那么在棉花政策高度管控,配額下發量減而分散性趨增的情勢下
,中國棉花進口市場這塊蛋糕是否會重新劃分?而2012年在進口市場表現不俗的澳棉、巴西棉以及其他品種外棉是否會后來者居上呢?外商如何開拓中國市場?紡企用棉結構如何調整? 2012年中國進口棉總量達到513.7萬噸,同比增52.7%,創歷史新高。國內收儲、內外價差等因素導致紡企用棉結構不斷調整,外棉使用比例不斷提高,澳棉、巴西棉、烏棉等品種迅速崛起,瓜分美、印傳統市場份額,在中國國儲棉搭送配額的政策驅使下,更多的紡企獲得外棉采購權,導致進口棉市場呈現多元化趨勢。 請關注本屆進口棉貿易洽談峰會。 |
※會議主題 |
◎全球大宗商品形勢及對美國農產品走勢影響 ——莫尼塔(上海)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馬韜 高級分析師 ◎紡企進口棉采購策略及未來需求方向 ——華芳集團 肖景堯 副總裁 ◎各棉花主產國品質特點及采購注意事項 ——伊卡姆貿易(上海)有限公司 方曉琴 營銷總監 ◎進口棉市場簡析及可供資源變化 ——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 黃紅雨 副總經理 ◎政策或將變動 市場如何演繹 ——中國棉紡織信息網 郭維樂 信息經理 ◎印度棉花展望及其對中國市場的影響 ——百德瑞思 張繼云 總經理 ◎收儲政策下進口紗布市場前景及對紡織業影響 ——中國棉紡織信息網 鄭圣偉 信息經理 ◎自由貿易洽談 |